新加坡2022国会|总理透露重要信息,政府将致力走出新的道路

引言:

8月21日,新加坡国庆群众大会在该国工艺教育学院总部举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循例以英语、马来语、华语三语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讨论新加坡的“后新冠复苏”及其将应对的国内外挑战。

小编将李显龙总理的国会演讲总结为外在环境与守护未来与长期规划两大方面:

20220826185338

对于考虑在新加坡移民投资、亦或是海外创业的高净值人士,以下政策最为重点,可应该全面了解一番。那么就让小编为您分点归纳一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代领导团队

新加坡正在学习与新冠病毒共存,并进入一个新常态。早前因为疫情而搁置的领导人交接,如今回到了正轨,总理吁请人们支持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以及他率领的第四代领导团队。

新加坡作为小国,内部必须保持团结、不能分化。李显龙总理说:“团结的人民、高素质的领导团队以及领导人与公民之间的高度信任,是新加坡以“创造性和韧性”应对任何挑战的必要基础。”

总理吁请大家给予黄循财和第四代领导团队最大的支持,因为有了人们的支持,新加坡才能把希望和梦想变成现实。

20220826185527


加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人力部贸工部将公布详情

 

从开国元首李光耀开始,新加坡的政策重心一直指出,人才对国家的成功至关重要,除了积极培养本地人才,新加坡政府也会继续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来新,特别是在有发展潜能的领域。

当局开启了招揽外籍专才的计划,希望能吸引各地顶尖人才考虑来新加坡。

新加坡总理以近期英国和德国提供特别签证,让外籍人才在当地定居为例,指新加坡不能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落后。 

20220823161537

总理也分享了新加坡过去的经验。他说,1990年代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生物医学后,时任国家科技局主席杨烈国到各大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寻找最优秀的生物医学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其中一些顶尖人才成功被说服来新。杨烈国把这些人才形容为“鲸鱼”,他们来新加坡后协助培养和指导“小鱼”,提升本地人才。

多年之后,新加坡成功创建了一个生物医学生态系统,许多早期的“小鱼”,已成为主要研究人员,带领团队。近年也陆续吸引国际药厂包括赛诺菲(Sanofi)和BioNTech来设厂生产疫苗。

如果新加坡没有在30年前寻找顶尖人才,持续建立自己的生物医学研究团队,培养本土人才,这一切都不会发生。这就是顶尖人才能够带来的变化。


口罩规定将放宽 

公交和医疗场所才须戴

新加坡随着新加坡冠病疫情趋稳,政府将进一步放宽戴口罩的规定。只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以及诊所、医院和疗养院等医疗场所,才须戴口罩。学生在学校上课时也不必戴口罩。

新加坡自今年4月26日起大幅放宽防疫安全管理措施,除了保留室内须戴口罩以及进入高风险场所须接种冠病疫苗的规定,几乎所有防疫措施都已解除

总理说,在学习与新冠病毒共存的过程中,新加坡如今已能更好地应对每一波疫潮来袭,由奥密克戎BA.5毒株引发的最新一波疫潮也正在消退。


民生经济

就经济局势而言,一向以小国自居、又深度参与全球化的新加坡很容易受到疫情和封关政策、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断裂等全球局势的影响。

不过民众最关注的问题还是物价、通胀、援助等民生话题。新加坡一直有帮助民众应对生活成本上涨的援助措施。未来宏观上应还会通过抬高新元汇率的方式让进口货物变得更便宜,来帮助民众。

为了扩大财政税收、应对老龄化及其带来的医疗开支扩大等问题,新加坡需要扩充税收来源,但新加坡不愿影响投资竞争,因此不去轻易触碰企业税。

然而面对通货膨胀、生活费上涨的问题,李显龙总理表示新加坡政府已采取措施,提供针对性援助,竭尽所能协助有需要的人。


2023年3月过后,政府还会继续通过“定心与援助配套”,帮助民众减轻消费税上调的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此次大会所能看出的就是,新加坡领导人长久以来的政策实施都具有强大的前瞻性。

一直秉持这种未雨绸缪的美德,去制定长远计划,把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它的海岸,并且努力创造好的生活质量和良好的基础设施使跨国公司容易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来为其业务配备人员。

新加坡已经为外国人才提供了许多东西,并且拥有数字基础设施、资源和能力,可以成为世界上灵活工作和生活的领头羊。

按照这样发展期许,又有多少企业已经来到了新加坡呢?

然而新加坡的魅力远远不止这些,这也是为什么众多优秀企业和人才都愿意来到这里的缘由。


 

END

「 Esin 」

Your Trusted Gateway to Singapore